• 周六. 11 月 23rd, 2024

孔子的礼制思想探析——以《论语》为中心

国际新闻网新闻中心

9 月 15, 2019

 文/宋振中  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论语》包含了孔子对“礼”的诸多论述,其中提到“礼”的地方达七十余处,尤其是《八佾》篇和《乡党》篇更是集中记载了孔子对“礼”的认知与态度。孔子的礼制思想内容丰富,涉及到礼的内在本质、外在形式、尊卑等级、生活日用等各个方面,对当今国家、社会的有效治理,人类生活的有序运行都具有积极的启示与指引作用。

一、礼之本

      孔子继承周礼,赋予其“仁”的内涵,认为礼之本在“仁”。所有的“礼”都要以“仁”为根本出发点。“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还讲什么礼,讲什么乐呢?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关于“礼”的一切论述都基于“仁”,从“仁”这一核心思想出发。所有的“礼”都要表达传递内在的“仁”。没有内在的“仁”,也就没有所谓的“礼”。杨伯峻先生指出,“孔子批判地继承春秋时代的思潮,不以礼为核心,而以仁为核心,而且认为没有仁,也谈不上礼。”孔子与弟子的诸多对答都显现了其“礼之本在仁”的思想主张。其中孔子与弟子林放的对话更是突出了“礼之本”。“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社会地位并不怎么高的林放懂得问礼之本,思考礼的本原,这与季氏等三家的僭礼之举形成鲜明对比,因而得到孔子的称赞,谓之“大哉问”。在孔子看来,礼不在于其外在如何奢侈铺张,而在于是否合乎礼义,是否是内在情感的真实表达,也就是说礼在于是否包含“仁”的内在。丧祭之礼尤其如此,“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学而》)。“丧,与其易也,宁戚。”“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礼记·檀弓上》)丧祭之礼不重奢华,而强调礼之本,重在是否有哀戚之心,提倡情感上的质朴与纯真。正因为此,孔子不轻易许人以仁,当孟武伯问他的弟子子路、冉求、公西华是否达到仁的境界,孔子皆答:“不知其仁也。”(《公冶长》)在孔子看来,仁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然而,孔子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朱子注曰:“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仁乃中心之德,其得与不得,只在求与不求而已。

二、礼之形

       虽然孔子强调礼之本在仁,重视礼义,认为礼不在形式,而在于本质、本原,但孔子并没有忽略礼之形,而且认为形式是必要的。这礼之形,我们可以称之为“礼俗”“礼仪”等。“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在孔子看来,经过夏礼、殷礼的沿革损益,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发展得比较完善。因而,孔子选择了周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中庸》)。孔子认为,改变春秋乱世,使社会回归有序,需要恢复周礼,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仪,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如此,才能归于仁,达至“仁”的境界。

       “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孔子重视礼,对于自己不懂的礼制、礼仪等,都虚心求教,并认为这才合乎“礼”的规范,“是礼也”(《八佾》)。对于丧礼、祭礼、射礼,平日举手投足之礼等,孔子都认为非常必要,而且身体力行,注重礼俗、礼仪,循礼而行,一切依礼行事。“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告朔饩羊”本是古代的一种制度。每年秋冬之交,周天子把来年的历书颁给诸侯,叫“颁告朔”。诸侯接受历书,藏于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只活羊祭于庙,然后回到朝廷听政。这祭庙叫“告朔”,听政叫“视朔”或者“听朔”。饩羊为告朔之牺牲,然而鲁国自文公起告朔之礼渐怠,每月初一鲁君不再亲临祖庙告祭,也不听政,只是杀一只羊应付了事。子贡认为与其这样应付,不如去掉这一形式,干脆连羊也不杀了。这实是子贡爱惜羊之意,然而孔子却认为尽管“杀一只羊”已成为残存的形式,那也比什么也不留的好。继续每月供奉饩羊,一般人民尚可由此而知时令,后世之人也可见此饩羊而知有告朔之礼。不去饩羊,其礼尚未全废,饩羊一旦除去,其礼也就完全废弃了,所以孔子说:“吾爱其礼”。虽然,有人评价说:“这是孔子对于礼在现实社会、日常伦理生活中尴尬处境的无奈维护”,但这恰恰是孔子的力举,表明了孔子为恢复周礼、使天下归仁而积极努力着。

不仅如此,孔子还积极践行礼,亲身参与其中,是循“礼”而行的典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八佾》)祭祀是庄重严肃的一种仪式,要求虔诚,孔子主张要亲身参与其中,不能请别人代理。如此,才能显出诚心,方可表达对死者的哀思之情。孔子强调祭祀之真心,同时也认为应力行祭祀之礼,这也表明了孔子对礼之形的重视。

三、礼之分

       “礼主分,乐主和”(《荀子》),礼是维护社会有序运行的必备条件,其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差等性,具有严格的上下等级、明确的长幼尊卑的秩序规定,要求人们循礼而行,严格按照秩序规定行事,不允许,更不提倡僭礼的行为。早期的宗法制社会以及其后的帝制社会,尤其如此。

      孔子主张依礼行事,强调要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配以不同规格的礼仪与礼器,对僭越之举深表叹息,“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八佾》)就祭祀乐舞而言,其规格各有定数,表演人数按照祭主的身份有明确的规定。按周制,“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用二”(《左传》隐公五年),各有差等。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的记载和《汉书·刘向传》,季氏应指季平子,即季孙意如,昭公臣。杨伯峻先生注曰:“四佾才是季氏所应该用的。”《雍》是《诗经·周颂》的一篇,传为周武王祭毕文王撤去祭品时歌唱的乐诗,属天子之乐。诸侯、大夫用之,则为僭越。孔子认为季氏八佾舞于庭以及三家者以《雍》彻,都没有按照礼制行事,属僭礼之举。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孔子对此僭制违礼之举深表叹息、惋惜之情,对其后与季氏等三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林放问礼之本”(《八佾》)的行为大加赞许,并对弟子冉有不劝止“季氏旅于泰山”的做法极为感叹:“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八佾》)在当时,只有天子、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季氏以周公之后、鲁国正卿竟僭制而旅祭泰山,弟子冉有作为季氏之臣却不能劝止,孔子为此深表叹息,以林放之卑微而知礼,反讥季氏之位尊而不知礼。

       礼虽然具有明显的差等性,却体现着某种人性的色彩。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之《孔子再评价》说:“作为早期宗法制的殷周体制,仍然包裹在氏族血缘的层层衣装之中,它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直接从原始文化延续而来。‘周礼’就具有这种特征。一方面,它有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原始氏族的全民性礼仪已变而为少数贵族所垄断;另方面,由于经济基础延续着氏族共同体的基本社会结构,从而这套‘礼仪’一定程度上又仍然保存了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性。”比如三年之丧的问题,只有“丧三年”才能真正表达一个孝子的哀戚之情,“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礼义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礼记·问丧》)。“三年之丧”从另一个侧面也表现出礼的民主性、人性的一面。虽然,礼有民主的一面,但在孔子时代以及其后的帝制时代,其差等性表现尤为突出。如今,礼仍然有尊卑等级的一面,但更多倾向于民主人性的一面。社会的普通民众占绝大多数,且每位社会成员都身处不同的角色(我们可以将角色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等级角色,一类是非等级角色),即使是领导高层,也有非等级的角色(公民),也是社会的成员之一。

四、礼之用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一生都在追寻“礼”,认为为政治国、稳定社会、待人处事、个人修身等都要依礼而行,而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曰》)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孔子对礼的具体实践在《乡党》篇有详细记载,其中孔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合乎“礼”的基本要求。《乡党》篇关于孔子践礼的记载内容庞杂、细致琐碎,有人据此批判孔子的“繁文缛节”。黄朴民先生却认为《乡党》篇是“孔子践行‘礼乐’的一个范本,是其对‘礼’的身体力行,也是最直接、最形象的现身说法”。

      孔子主张处理君臣关系要依礼而行,强调事君尽礼,君臣之间要以礼相待。“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在朝堂、对君上,孔子特别守礼。“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乡党》)孔子在朝堂之上,对待君主,十分恭敬谨慎,与其在乡党以及对大夫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乡党》篇中的另外一段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孔子在朝堂上的容貌:“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孔子走进朝廷的大门,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没有容身之地。站,不站在门中间;走,也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加快,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退出来,降下台阶一级,脸色便舒展开了,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作为朝臣,孔子使摈,出使时都显示出尊礼、守礼的君子风范。《乡党》篇详细记载了孔子为君使摈之时,以及出使之时的容态:“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孔子不仅在容态、举止上,显现出守礼的君子风貌,其在衣、食上也特别强调礼节,主张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衣服的颜色、样式,以及饭菜的种类、花样等。也就是说,衣服不能随便穿、饭菜不能随便用。“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乡党》)等等,都体现了孔子在衣着、饮食等方面无不中礼。

      《论语》包含了关于“礼”的丰富内容。孔子的礼制思想涵盖了礼之本、礼之形、礼之分、礼之用等各个方面。“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礼”的内在本质。一切外在的礼,包括礼俗、礼仪等都离不开“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我们应该学习古圣先贤,学习孔子,努力成为知礼、守礼的谦谦君子。

国际新闻网新闻中心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