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日. 12 月 22nd, 2024

“回得去的故乡,看得见的未来”——杨光倩和她的从江生态文化社

王玉伦

10 月 5, 2021

中国百科(记者 王玉伦)贵州贵阳消息:日前,在腾讯99公益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生态文化社(以下简称“文化社”)发起了“萤火之裳”民族校服公益项目,为贵州民族特殊教育学校和村级教学点筹集民族校服,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认知和文化自信,这场公益活动一经发起便获得了不少关注。

“回得去的故乡,看得见的未来”——杨光倩和她的从江生态文化社

“回得去的故乡,看得见的未来”——杨光倩和她的从江生态文化社

“回得去的故乡,看得见的未来”——杨光倩和她的从江生态文化社

“专注文化保育、乡村社区营造、非遗传承等是我们创立文化社的初衷。”文化社创始人杨光倩说。作为贵州少有的从事民族文化非遗项目的本土公益性组织,文化社从2015年创立以来,通过专业运作、整合资源、创新发展、赋能乡村等,走出了一条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经济效益“双赢”的新路。

六年来,文化社发起的项目点已经覆盖了黔东南州32个村寨,以及49所乡村学校,在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带动了无数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走出大山与自愿归来

黔东南州从江县高增乡是一个保留有丰富民族文化的村寨,这里的侗族大歌远近闻名,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寨子里的姑娘几乎从小会侗绣、唱侗族大歌,杨光倩却是个例外。

贫瘠的土地、永恒不变的大山,对于发展滞后的故乡,杨光倩曾经是抵触的。同龄的孩子爱玩爱闹,杨光倩却只知道埋头苦读,在她看来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到繁华的城市去,就再也不回来了。

“回得去的故乡,看得见的未来”——杨光倩和她的从江生态文化社

由于小时候接触到一些公益性组织到村寨里开展服务工作,加上家庭困难上学时受过爱心人士的资助,这在杨光倩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考上上海的大学后,她选择了比较冷门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也如愿到了北京工作,彻底的走出去了。

在城市工作多年后,杨光倩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思想也发生着变化,对文化和传统的认知和思考也在发生着变化,每每回到故乡,看到那些吊脚楼、鼓楼以及生生不息的火塘,小时候习以为常的日常背后,如今回头再看,藏着无价的文化底蕴。而真正触动杨光倩,让她决心留在家乡的,是寨子里的人。

“回得去的故乡,看得见的未来”——杨光倩和她的从江生态文化社

在一次偶然的回乡中,杨光倩遇到了自己儿时的小伙伴吴莲明。那个曾经引以为傲、舞台上最为瞩目的舞者,如今却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在家带着孩子。每次回到老家,看到只剩下了老人、小孩和妇女的村寨,都让杨光倩深有感触。

“我希望每个人在自己的家乡也可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无限可能。”杨光倩说。从小拼命学习走出大山的她,如今却以另外一种方式自愿归来。

2015年,杨光倩毅然决然回归村寨,和一群侗族青年自发组织了本土公益团队——从江生态文化社,2015年登记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及民族文化的完整性,扎根乡村推动回归自然的本土化艺术教育、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激发乡村新活力。

坐着火车去国家大剧院

“30多个小时的硬座火车,孩子们一点没觉得苦,一路兴奋不已。”回想起第一次带孩子们去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时的情景,杨光倩仍记忆犹新。而在此之前,这群孩子最远只到过县城。

“在如此淳朴空灵的歌声面前,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2016年,几位来自北京的专家老师在一间老木房子里听完孩子们的合唱后,被深深地感动了,也正是这一次质朴且真诚的表演,让这群孩子受邀参加了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联合国公益音乐会。

从最开始成立文化社,杨光倩就明白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要从孩子抓起,根植于孩子内心的文化自信才是更持久的力量,于是发起火塘民艺教室公益项目,从本土文化出发,在民族学校里开设民艺课程,提供基础设施建设与音乐器材,以及日常的管理维护等支持和陪伴服务,邀请当地的非遗传承人和社区能人走进学校,教孩子们唱侗族大歌、演奏民族乐器等,为他们创造出更好的条件去学习民族技艺。

“回得去的故乡,看得见的未来”——杨光倩和她的从江生态文化社

如今,火塘民艺教室的项目点已经覆盖了当地9所学校,并渐获得外界的关注和支持,相继获邀参加CCTV《非常传奇》《外国人在中国》《大国农道》等节目,2019年还参加广东省主办的全国少儿公益春晚及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等活动。

除此之外,为赋能于更多的村寨妇女,文化社发起了高增侗寨女性公共空间建设与培育的项目,通过在村寨里面建立公共空间,为她们提供培训教育、生计发展,以及参与社区营造、文化传承的机会和平台。

如今,吴莲明也换上了压在箱底的侗衣,围着火塘唱起了侗歌,回到这小小的舞台,听着银饰和衣服摩擦时发出的沙沙声响,吴莲明仿佛又找回了曾经的自己。

“回得去的故乡,看得见的未来”——杨光倩和她的从江生态文化社

2019年,文化社在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支持下,发起了侗族民艺青年成长支持计划,邀请国内设计师及艺术家共同参与,以民艺的传承与青年的发展相结合,通过传统技艺传习、手工艺再生能力建设培训、设计师交流平台搭建、公益品牌建设等,打造侗族织绣染元素为主的公益产品,提升民艺青年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志愿服务能力,推动青年成长和非遗传承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年轻的力量。

从2015年回归村寨,文化社一直深耕故乡,在挖掘本土优势的同时,结合外部资源,分别发起火塘民艺教室、萤火之裳民族校服、侗族青年成长支持计划、非遗扶贫公益计划等公益项目,推动乡村文旅发展,让村寨成为回得去的故乡,拥有看得见的未来。

“一起去造梦乡村”

“在长期从事民族文化服务公益项目后,越发觉得自己是最没有‘文化’的那个,我们寨子里随便出来一个人都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小时候埋头学习忽视的民族文化,如今在杨光倩看来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

如何把人力物力财力更好地组织运用起来,一起去为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添砖加瓦?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乡村的过程中,杨光倩发现比起捐钱捐物和直接输血外,乡村的文化根基、弱势群体的生计改善,以及公益项目的自我造血是极其重要的。

“回得去的故乡,看得见的未来”——杨光倩和她的从江生态文化社

2017年,杨光倩把高增侗寨一个荒废多年的乡村酒吧改造成了“侗房”民宿,并以“侗房”民宿为入口,提供一个开放多元的公共空间和城乡会客厅,推动乡村文化保育和乡村文旅的融合发展。

除了在践行公益项目之外,文化社也在尝试探索社会创新和更多可行性的路径,并成立了贵州务美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一个立足于乡土,有温度的“研学+公益”旅行平台,开辟一条全新的旅行方式。

在杨光倩看来,从江生态文化社、“侗房”民宿、贵州务美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从三个不同维度对乡村振兴进行尝试与努力,三个不同的主体,它们相互协同,资源共享,独立运作。

“回得去的故乡,看得见的未来”——杨光倩和她的从江生态文化社

16个在地文化体验项目,50余团队到访,25000人次参与,110人次的绣娘团队,267名志愿者参与,6408小时以上累计时长。这一个个数字背后,都是这些年杨光倩及她的团队的努力和付出。多年来文化社也获得了贵州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黔东南第一批非遗传习基地、巾帼脱贫先进集体、贵州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

“这条路走起来并不轻松,但是不管未来怎么样,我们会继续坚守在乡村,集结更多在地和外部的力量,集中智慧和资源一起去造梦乡村。”面对未来,杨光倩一如刚开始回乡一样坚定。

来源:贵州民族报

王玉伦

挖掘记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动,关注、挖掘、记录、传承将濒临失传的中国人文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