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日. 12 月 22nd, 2024

“让抓造林就毁田,让抓发展就拔树”:为解决甲问题,制造了乙问题

人民资讯

3 月 1, 2022

为赶进度完成造林指标,在2万多亩将熟庄稼地上开沟毁粮;推进农村改厕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导致新的如厕难……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少数地方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本为解决问题的政策在落实中又制造了新问题,导致基层治理“按下葫芦浮起瓢”。

基层治理“按下葫芦浮起瓢”

北方某地曾发生为赶进度完成造林指标,当地政府在2万多亩将熟庄稼地上开沟毁粮,造成轰动一时的“毁粮造林”风波。

除了上演“让抓造林就毁田”的事件,基层也出现“让抓发展就拔树”的怪事。第二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近期曝光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沾河林业局有限公司管理区内自2016年以来毁林种参面积1.6万余亩,违规在防火隔离带种参1.1万余亩,导致小兴安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为解决甲问题而产生乙问题的情况,在常态式基层治理中并不鲜见。北方某县石墨产业发展粗放,在生态环境违法违规问题暴露后,当地简单地“一罚了之”,对企业整改情况关注却不彻底,不仅未有效解决长期违法问题,还滋生以罚代管的新问题。

旧问题未除,又添新问题,更易在一些运动式治理中凸显。半月谈记者曾在大别山区某乡采访,乡长反映,国家推动农村改厕工作,提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可到了地方,却被要求全部建水厕。水厕对环境保护和预防疾病传播固然有好处,但冬天水厕上冻,没法使用。旱厕又不允许建,当地一度出现新的如厕难。

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还反映在基层治理中的种种极端化措施上。东部某市辖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平时不作为,等到要考核问责时搞“一刀切”,数百家板材企业集中停产,企业主啧有烦言。在疫情防控中,有地方从挖坑断路到把个别不配合工作的住户家门焊死,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为人诟病。

总是“旁生枝节”,为何善政打折扣

政策落实“旁生枝节”,暴露了当前基层治理的短板。一方面,基层治理体系不够健全,条块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权责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另一方面,基层治理能力还存在短板,尤其在落实中央部署方面创造性、主动性不足。

一是单兵突进,缺乏统筹性。

基层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一些部门只从自己分管领域出发,提出的工作要求单看或许没有问题,但合在一起就让基层很难办,只能是哪个部门强势、哪项工作催得急,就先完成哪项工作,有时候难免与基层实际情况不符合。

半月谈记者在中部某省走访时看到,当地一个村拆旧建新改善居住环境,只注重拆迁环节的工作,“一拆了之就完事”,临时安置点内冬天自来水上冻,用水、做饭不方便,惠民事变成“烦心事”。

二是机械执行,缺乏灵活性。

东部某地一名乡干部说,有的干部在推进工作落实上,没有很好地将中央精神与当地实际相结合,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导致工作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等专家表示,当前一些地方在执行上级政策时,直接套用文件,甚至不管上级政策的初衷和本意,层层加码,指标开路,出现一些极端行为。

中部地区一名乡镇干部反映,县里制定标准化指标来衡量乡镇工作时,有些指标明显不符合乡镇实际,为了完成考核,基层只能强压下去。以碳中和指标为例,上半年定的还算合适,但到了下半年,指标要求跟实际脱离太大,让基层无所适从。

三是思维惯性,缺乏创造性。

有的基层干部习惯于用行政思维去解决市场问题,导致“事与愿违”。比如,为搭建购买扶贫产品的便捷渠道,引导爱心人士就近购买贫困地区产品,某地推出消费扶贫智能专柜。然而,在执行中,地方统一下达购买指标,要求各县购买一定数量,并力争一个月全部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位置,而运营维护等核心问题语焉不详。

曾在村里扶贫的一位干部至今仍觉得“不可思议”:“当时突击安排任务,你填多少,我看着填多少。如果不上报‘合格’的数据,考核就扣分。”半月谈记者注意到,目前一些专柜里的扶贫产品在减少,有的俨然变成自动售卖机,产品从扶贫产品换成饮料、面包等。基层干部表示,这本是一件助力脱贫的好事,最后把政策执行偏了,变成了一笔“糊涂账”。

“要十个指头弹钢琴”

“问题导向是基层工作的出发点,系统思维是基层工作的关键点。”东部某省会城市的一位干部说,各级干部应坚持系统观念,在治理中发挥统筹性、主动性、创造性。

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要成为干部增强治理本领、开新局的重要法宝。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梳理自身短板,形成具体的学习任务目标,上级部门可综合考虑,按照学习主题安排深入学习考察,不让本领短板困扰基层发展。特别要提示基层对政策的把握和学习能力,使其工作方法能出新出彩,把多年的“老一套”转变为如今的“新一套”。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等学者建议,中央有好政策,中间层细化政策执行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方实际,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发现基层出现问题要及时纠偏,上下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让基层治理不再“按下葫芦浮起瓢”。

(来源:半月谈)

人民资讯

中国百科